欢迎来到K8·凯发——用数据洞察体育未来! [email protected] 14852654591 |


济南市“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1场——市农业农村局专场图文实录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1场—市农业农村局专场。今天的发布会将围绕“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帅;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振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先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农业农村局,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济南“三农”工作的各位媒体朋友、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根据新闻发布会安排,我向大家介绍一下2024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

  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以“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为总抓手,落实“13815”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主要指标实现新突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4.31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超过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82元,同比增长6.2%,增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6.3%。二是农业综合产能迈上新台阶。粮食生产连续6年实现“三增”,总产量达到305.7万吨。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1.5万亩,三大主粮作物综合参保率97.4%、居全省前列。首次获得国务院“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等次。三是乡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零突破,连续两年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强县,12家企业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83家、营收604亿元,实现双增长。农产品出口额91.6亿元,同比增长15.8%。全市持证种业企业达到158家,5类7个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四是和美乡村建设展现新气象。按照“由表及里、内外结合、连片打造”要求,实施泉韵乡居创建十大行动,推动省市县三级60个片区联动建设,高规格举办乡村振兴现场大观摩,片区建设获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区域综合型试点。五是重点项目质效实现新提升。落实“三看三深化”工作要求,谋划实施农业农村重点项目341个、总投资439.18亿元。落地“招强引优”项目9个、总投资37.5亿元。新广农牧等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济南。持续拓展多元融资渠道,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债券项目17个,到位资金9.27亿元;新增农业担保金额44.69亿元、同比增长11.3%。六是农村农民增收焕发新活力。一体推进“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千企兴千村”行动,扶持721个村实施119个联村共富项目,村庄联建企业发展到1674家。在3232个村展开农村“三变”改革,新增农村产权交易额超过17亿元、居全省前列。

  2025年,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按照“13815”工作思路,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奋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不断取得新提升、新成效。

  一是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压紧压实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任务。深挖大面积单产提升潜力,抓好4个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建设6个技术集成万亩示范片,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开展“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25.6万亩、总产量稳定在306.5万吨水平。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新建成18.3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优选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团队“赛马比拼”,探索开展“保险+管护”试点,加快形成高标准农田建管并重长效机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力做好新一轮“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迎检工作,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持续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确保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稳定在740万吨、96万吨、1.6万吨以上。

  二是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能级。加快打造“北方种业之都”。以建设山东省现代农业大科学中心为引领,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历城区山东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协同发展。制定出台种业措施2025版,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10个以上,引进和培育种业领军企业10家以上。持续推动产业化发展。聚焦粮食、畜禽等六大重点产业,谋划实施重点项目260个以上,年度投资不低于150亿元;招引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0个,推进9个招引项目入库纳统。抓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新培育2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0家领军骨干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90家。着力抓好产销对接。做强“泉水人家”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新增授权企业和产品不少于15家、20款,分类评选30个济南“好农品”品牌。依托市农业产业协会新组建10个市域特色产业产销“小联盟”,举办50场“泉水人家”进社区等产销对接活动。加强与头部电商平台合作,打造线上济南农特产馆体系。

  三是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春夏秋冬”村庄清洁专项行动,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好1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抓好农村厕所问题排查和新改建任务,健全完善管护服务体系。抓好泉韵乡居片区建设运营。巩固提升现有片区建设、运营管理水平,高标准建成20个以上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因地制宜探索市场化、专业化管护运营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村庄有机更新试点,抓好风貌引领、产业培育、治理赋能,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完成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建设目标,持续优化完善“泉农通”平台,分级分类建设数字和美乡村200个,认定数字农场20家。

  四是着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土地托管服务达到800万亩次以上。激发村庄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扩面提质,年内覆盖80%以上行政村。创新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涉农镇(街道)产权进场交易覆盖率达到100%。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推动“担担合作”走深走实,力争全年农业担保新增业务量达到48亿元。争取2025年申报债券项目不少于20个,到位资金不低于12亿元。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抓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培训高素质农民2500人次,逐步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乡村人才梯队。

  五是不断拓宽农村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联村共富产业。以“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为统领,统筹推进“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千企兴千村”行动,扶持400个以上村庄发展强村富民产业,推动“一村一业”向“多村一品”发展。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通过保底收益、订单带动、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推动乡村公益性岗位、扶贫专岗安置脱贫人口1.35万人。对2016年-2020年实施的产业帮扶项目开展全覆盖排查,根据“巩固、升级、盘活、调整”四个一批要求,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感谢孟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均提出,要“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请问,围绕这方面市农业农村局将开展哪些工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高效管理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对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今年,围绕“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2024年,我们累计在3232个村推开“三变”改革,15.6万人次入社成员获分红1.53亿元,分别比2023年增加9.5万人次、0.92亿元。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扩面提质,力争覆盖80%以上行政村,带动更多农户享受改革红利。指导新开展“三变”改革村因地制宜发展强村富民产业,进一步完善订单、入股、合作及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同时,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前提下,积极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等模式,推动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实现减垄增地、增产增收。

  二是持续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坚持“公益性+市场化”运作,按照“统一交易规则、统一平台建设、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鉴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化运行体系,不断拓展招商推介、金融服务、资产评估、法律咨询等配套服务,推动涉农镇街产权进场交易覆盖率达到100%。制定出台农村产权交易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交易运行、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纠纷调解等制度,保障各类农村产权公开、公正、规范流转交易,更好地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持续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持“去存量、遏增量、抓清理、促规范”,指导区县开展好农村集体资产精准清查,审计抽查农村财务工作,扎实纠治零散资产权属不清、财务收支不规范等问题。用好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和全市村级债务监管系统,加强“红橙黄绿”分级预警管理,及时发现处置村级集体资产运营、财务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健全完善农经工作人员、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机制,支持区县、镇街通过委托第三方规范开展代理记账服务,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能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

  农产品产销对接是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途径。请问,在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今年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是落实提振消费工作部署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我们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着力健全产销对接体系。去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市农业产业协会优势,广泛链接各类资源要素、单位主体,组建7个行业分会和10个产销联盟,会员单位达1111家,初步形成产业“大联盟”+特色“小联盟”产销联动机制。今年,我们将在联盟提质增效上再发力。一方面推动“扩数量”。聚焦十大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细分专业市场,新组建10个以上产销“小联盟”,逐步实现“一产业一联盟”,推动会员单位发展到1300家以上,持续扩大产销服务惠及面。另一方面推动“提质量”。进一步健全产销联盟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将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串珠成链,实现农产品不仅“产得优”,更要“卖得好”。

  二是着力塑强农业品牌矩阵。以“泉水人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持续做强“1+15+N”品牌矩阵。最近,我们刚刚完成第七批“泉水人家”授权和首批济南“好农品”评选工作,“泉水人家”授权企业和产品分别达到140家、420款,将对外推介30个十佳新品牌、十佳老字号、最受欢迎十强品牌,助推“好品山东”、“泉城好品”等优质品牌扩面增量。持续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年内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到55个。

  三是着力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举办进社区、进商超、进公园等50场产销对接活动,在驻济大型商超设立8处展销专区,方便市民一站式购买优质泉城农品。积极拓展国内国外市场,办好“泉水人家”全国行品牌推介会,组织全市经营主体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15场知名展会,积极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推动更多济南优质农产品进驻“好品山东”海外仓。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运营维护好“泉水人家”线上品牌馆,优化提升“泉惠企”农产品供需对接平台,重点打造线上济南农特产馆体系,入驻展销产品500款以上。

  四是着力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坚持市场导向,聚焦产业所需,用好“一村一业”、“衔接资金”等惠农政策资金,培育壮大章丘大葱、莱芜生姜等十大特色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做足“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用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核心,谋划实施一批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新培育20家市级龙头企业、60家骨干领军企业,不断提升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请问,我市在推动现代种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有什么打算?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种业振兴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任务来抓,聚力打造北方种业之都,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等种业核心集聚区,持续做强农作物种子、蔬菜种苗、畜禽良种三大板块,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种质保护利用扎实推进。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1家,国家、省、市三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2024年,国家东部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入选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2家,入选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6家。

  二是种业创新攻关提速提质。联动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科创平台和企业科研中心建设,省级以上平台数量达到44家,其中建有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小麦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种业平台5家。2020年以来,累计审定、登记“济科568”、“济科109”等新品种228个;5类7个品种入选2024年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

  三是良种繁育水平持续提升。科学规划布局育种基地,支持种业企业扩大良种繁育规模,2024年全市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7.6万亩,认定种子镇、种子村37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常态化开展新品种区域试验与展示示范,高标准建成长清区、商河县、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三个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全年展示新品种6600余个。

  四是产业发展集群不断壮大。支持种业企业、种业科研机构、种业总部和生产基地集聚发展。2024年,新广农牧、辽宁联达、吉林鸿翔等9家种业龙头企业在济设立区域总部或生产基地,全市持证种业企业发展到158家,较2023年增加54家。

  五是种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聚焦育种创新、良种繁育等产业链重点领域,谋划建设种业重点项目45个。其中,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布局“百亩科创港、千亩农创城、万亩示范区”等项目10个,计划投资41.7亿元;在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布局畜禽种业创新和产业集聚项目12个,计划投资44.9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打造“北方种业之都”这一目标,以重点种业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做好发展载体打造、科技创新攻关、企业招引培育等工作,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打造种业集聚平台。加快建设山东省现代农业大科学中心,抓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百千万”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重点种业项目建成投产。二是着力建强种业产业链条。加快推动“产学研推用”协同创新发展,今年将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10个以上,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三是着力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制定关于加快打造“北方种业之都”政策措施(2025版),持续加强资金、用地、人才等要素供给,支持符合我市种业发展规划的种业企业、科研机构、企业总部建设。聚焦国内种业50强企业开展精准招引,今年将引进和培育种业领军企业10家以上。

  项目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请问,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提升年”工作部署,以扩大农业农村领域有效投资为导向,统筹抓好项目谋划推进、招强引优、政策保障、跟踪服务等重点环节,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聚焦重点项目严管理。优化一个处室牵头、一个事业单位主抓、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动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建立服务专员和联系人制度,搭建数字化项目调度平台,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提升项目服务管理精准性和时效性,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建设、投产达效。今年以来,谋划实施农业农村重点项目279个、年度投资140.34亿元,其中已纳统项目92个、年度投资34.02亿元。全市一产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二是围绕产业链条强招引。瞄准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和全产业链,绘制产业招商图谱,发布农业农村领域招商“机会清单”,加快招引一批农业科技、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头部企业。发挥新广农牧白羽肉鸡、优尼亚高端农机装备制造等已招引落地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挖掘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谋划一批补短板、优供给项目,提高落地转换率和投资支撑率。全年计划招引2000万元以上项目40个,推进9个项目纳统入库,其中过亿元项目7个。

  三是统筹政策要素促集成。紧盯国家政策,动态跟踪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政策重点扶持方向,支持引导区县提早谋划、通盘布局重点项目,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今年以来,推动25项政策项目“一口发布、统筹实施”,实现各类惠农政策集成应用、协同发力。目前,已成功争取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省级以上项目(荣誉)12项、获奖励资金1.1亿元。

  四是深化金融支农优服务。落实好农业融资担保费补助政策,加强省市农担“担担合作”,对10万元-300万元的“担担合作”业务推行“无感”担保服务,力争全年农业担保新增业务量达到48亿元。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快申快享”,全年落实贷款贴息资金3500万元。深化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定期梳理、推送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及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组织6场以上“政银担企”融资对接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共用,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争取更多金融支持。

  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三农”力量。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光临和宣传报道。

上一篇:绿茵信仰范巴斯滕怎么获取 范巴斯滕获取方法 下一篇:内马尔:济科没拿过世界杯但不能否认他伟大类似评价也适用于我